【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·薪火映黔山】李策:黔山深處的革命豐碑
- 作者:牟元媛
- 來源:當代先鋒網
-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20 06:36:44
李策,又名李策良、李智卿,1915年生,貴州貴陽人。
李策少年時就讀于貴陽達德學校小學部,1930年轉入貴陽高級中學初中部。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,貴陽學生發(fā)起組織“全省學生救國團”,李策參加并走在運動前列。1933年,升入高中部即被推舉參加全省學生救國團的領導工作。1934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,后與孟昭仁等組成貴陽高中地下黨支部,領導學校黨的工作。
李策
中央紅軍長征到貴州,蔣介石奪取貴州軍政大權,貴州地下黨及其領導下的抗日反蔣運動面臨著巨大的威脅,李策奉命除掉叛徒陳惕廬。1935年7月19日11時左右,敵人逮捕劉茂隆(劉雪葦)及其同住的三位同志,并埋伏守捕。李策因同劉茂隆有約,進入出事地點,被特務盤問,佯稱是陳先生(陳惕廬)派來找丁慰慈的,得以擺脫困境。事后,李策急速趕到省工委駐地匯報,使許多同志免遭毒手,受到黨和同志們的高度贊揚。
七一九事件后,李策隱蔽在貴陽郊區(qū),了解情況、研究工作。西安事變后,李策于1937年春秘密到達黔桂邊的鹿寨匯報工作,并攜帶黨的有關抗日方面的文件返回貴陽,開展抗日救亡工作。1937年7月,貴州全省學生救國聯合會誕生,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社會各界的抗日救亡活動在貴陽不斷興起。
1937年9月,黨中央派黃大陸由延安回到貴州,與李策共同負責貴州地下黨的工作(1938年2月,中央決定貴州省工委由鄧止戈、秦天真、黃大陸、李策組成)。在國共第二次合作,抗日民族統一戰(zhàn)線形成的形勢下,全省各地黨組織迅速恢復、發(fā)展、壯大。1938年2月19日,敵人在貴陽制造了震驚全省的“二一九”事件,公開逮捕“學聯”的7個負責人,又于21日逮捕了李策、黃大陸及省工委機關工作人員嚴金甡等,大肆誣蔑他們是“漢奸”“托派”。
李策被囚3年,慘遭毒刑,始終表現出共產黨人堅貞不屈的崇高品質,不屈不撓同敵人斗爭,頑強地堅持學習,以得到革命理論的武裝,在獄中留下不少遺墨。
1941年,皖南事變后的1月19日夜間,26歲的李策同其他5位共產黨員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秘密殺害。李策不幸被殺害的消息傳到延安,中央有關部門將他列入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烈士名錄,以資悼念。
資料出處:《貴州革命烈士傳(一)》
中共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 編著
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牟元媛
編輯 孫蕙
二審 張齊
三審 孫曉蓉
-
【高質量發(fā)展調研行】從籃球熱到稻花香,來看“村BA”后花園的豐收故事
水車不斷轉動,蟬鳴伴隨著濃郁的稻香宣告著秋天谷物的豐收。臺江縣臺盤鄉(xiāng)陽芳村,因緊鄰“村BA”發(fā)源地臺盤村,其依山傍水、景色宜人的環(huán)境特點,被譽為“村BA”的后花園。
-
促進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(yè)|貴州建設省內外服務“一張網”
今年以來,貴州堅持就業(yè)優(yōu)先戰(zhàn)略,實施“六六就業(yè)穩(wěn)崗計劃”,強化省外省內就業(yè)服務“一張網”建設。
-
貴州省首個集中供熱項目取得關鍵突破!主廠區(qū)建設正式啟動
開陽熱電聯產及配套項目是貴州省興建的第一個集中供熱項目,是為開陽工業(yè)園配套建設的省重點工程項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