貴州省少數(shù)民族文藝會演 | 民族歌舞劇《錦·藍》來筑演出,繡娘故事織就民族團結畫卷
- 作者:姜雨熙
- 來源:當代先鋒網
-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9-13 22:15:22
“鳥美看羽毛,人美靠衣裝,飛針走線傳技藝,花鳥魚蟲繡身上,穿上阿媽的繡花衣,你比天仙還漂亮。(歌詞大意)”9月12日晚,隨著甜美悠長的歌聲,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打造的原創(chuàng)民族歌舞劇《錦·藍》亮相貴州省第八屆少數(shù)民族文藝匯演,為貴陽觀眾和外地游客帶來一場生動的民族文化視聽盛宴。
《錦·藍》劇照。
《錦·藍》以一群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布依族、苗族、彝族“繡娘”為主角,將歷史文化、民族文化、紅色文化等與經濟發(fā)展、民族團結緊密結合。講述了她們?yōu)閼c賀世界第一高橋——花江峽谷大橋建成而共繡一幅“錦藍圖”的動人故事。
《錦·藍》劇照。
演出現(xiàn)場,演員們身著絢麗多彩的民族傳統(tǒng)服飾,精美的繡品在手中流轉,彝族的阿妹戚托舞步、苗族的蘆笙旋律與布依族的糠包舞交織美輪美奐?!罢麄€‘橋’貫穿全程,但在劇目里又沒有直接看到‘橋’?!畼颉谋举|是連接,我們特意選擇從繡娘的針線視角切入,織錦的過程就像架起一座‘橋’,這座‘橋’是各民族相互團結友愛的‘連心橋’,也是各民族通向外界的橋梁,更是各民族同心向黨的橋梁紐帶?!薄跺\·藍》編劇、導演韋啟軍闡釋了劇目的深層寓意。
《錦·藍》劇照。
在《錦·藍》中“阿嘜媽”的扮演者韋丹同時承擔音樂創(chuàng)作和舞臺表演兩項任務,她說“這是一次充滿挑戰(zhàn)的藝術實踐,表演的節(jié)奏、情緒、動作與呼氣都要與音樂同步。在民族音樂元素的采擷與融合上,從今年初就深入黔西南州采風,采集了具有苗族、布依族、彝族代表性的聲腔,如布依族的‘古歌’‘八音坐唱’‘苗家三調’等,將其與現(xiàn)代音調進行融合,讓音樂既有古老質感,又與當代審美銜接?!?/span>
觀眾用手機記錄下《錦·藍》精彩的演出。
劇場內掌聲此起彼伏,演員謝幕時觀眾意猶未盡。來自安徽的游客袁杰表示:“原本對少數(shù)民族文化了解不多,但這場演出讓我完全沉浸其中,各民族守望相助、共生共榮的深厚情誼令人動容?!?/span>
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
圖、文/姜雨熙
編輯/趙珊珊
二審/姚曼
三審/黃蔚
-
【高質量發(fā)展調研行】從籃球熱到稻花香,來看“村BA”后花園的豐收故事
水車不斷轉動,蟬鳴伴隨著濃郁的稻香宣告著秋天谷物的豐收。臺江縣臺盤鄉(xiāng)陽芳村,因緊鄰“村BA”發(fā)源地臺盤村,其依山傍水、景色宜人的環(huán)境特點,被譽為“村BA”的后花園。
-
促進實現(xiàn)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(yè)|貴州建設省內外服務“一張網”
今年以來,貴州堅持就業(yè)優(yōu)先戰(zhàn)略,實施“六六就業(yè)穩(wěn)崗計劃”,強化省外省內就業(yè)服務“一張網”建設。
-
貴州省首個集中供熱項目取得關鍵突破!主廠區(qū)建設正式啟動
開陽熱電聯(lián)產及配套項目是貴州省興建的第一個集中供熱項目,是為開陽工業(yè)園配套建設的省重點工程項目。